(第9期)夯基础 强落实 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质增效

发布时间:2024-08-06 09:59 信息来源:绥芬河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: 访问量:
打印 字号:

市委政法委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“抓基层、打基础、强落实、见实效”活动为契机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盯群众急难愁盼,强化源头治理,切实将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、解难题的生动实践。

抓预防,“一体化”推进纠纷排查。坚持从矛盾纠纷预防、排查、化解入手,一体推进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在先、发现在早、解决在小。多措并举,探索调处模式。把网格作为守护基层平安稳定的最小单元,成立以社工师、社区党员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和“五老”为主体的便民服务员、矛盾调解员、信访代理员、维稳保障员、心理咨询员的社区“五员”队伍。今年以来,综治“五员”共走访居民万余户,代理信访案件12件,调处矛盾纠纷197件,矛盾调解成功率达到了100%。优化渠道,延伸排查触角。将信访工作触角延伸至网格,充分发挥网格员在纠纷排查、矛盾调处、问题化解中的“先手棋”作用。整合“110”平台的非警情信息、“12345”便民服务热线、“江枫心语”平台的“三平台”信息,及时排查网格内存在的各类纠纷矛盾和风险隐患35件,办结32件,将网格打造成平安“前哨”。创新机制,提高服务水平。积极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方式,建立“135”工作模式,即深化“党建+”机制,创新社区与社区党员、社区志愿者的“三社联动”模式,聚焦打造“微阵地”、实施“微志愿”、选树“微典型”、解决“微需求”、开展“微宣讲”的“五个小微服务”,真正实现了变“等访”为“下访”、“事后处理”为“事前预防”、“稳控群众”为“服务群众”,增强工作的主动性、前瞻性,全力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。

抓联动,“一揽子”整合调解力量。不断完善多元解纷体系,推动矛盾纠纷“化于未发、止行未诉”。健全队伍,夯实基层基础。成立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“四所一庭(室)一中心”工作领导小组,及乡镇综治中心负责统筹协调的“四所一庭(室)一中心”衔接联动小组,在各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成立由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、民(辅)警和心理咨询师组成专业调解队伍,推动力量下沉,多部门协同联合化解矛盾纠纷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(社区),大事不出镇(街道)”。突出特色,叠加能人效应。整合“庄大叔工作室”“林万山工作室”“薇姐工作室”队伍力量,组建矛盾化解志愿服务队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。推进网格“多网合一”,通过微信群建在网格上,整合民警、城管、消防、市监、卫健等部门人员入群,推动诉求响应更快、问题治理更准、服务触角更灵。打造品牌,提升工作质效。大力开展“无讼+”矛盾纠纷品牌创建活动,初步建成“1+2+N”建设格局,以“绥枫细语”为引领,“四化统筹”“零距离”2个镇级品牌为牵引,各社区(村)品牌为触手,有效预防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纠纷。依托“样板工程”“品牌工程”“创新工程”三项工程,真正做到变“盆景”为“风景”,聚“风景”为“全景”,形成“一地创新、全域受益”。

抓服务,“一站式”高效化纠纷化解。破难点、畅堵点、添亮点,加强基层调解力度,确保矛盾纠纷实质化解。打整体仗,有机联动推进。充分发挥“网格-社区-乡镇-市级”联动作用,将全市划分为204个精细化网格、830栋楼、3345个单元,社区党委书记、网格长、楼栋长、单元长四级管理体系实现100%有效覆盖。社区设立矛盾纠纷受理窗口进行登记,社区书记实时掌握并分析研判,及时派发社区矛调工作站,实现“发现一研判一分流一结案”链条畅通、流转高效。组建平台,提高化解能力。组建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平台,采取“集中常驻、轮换入驻、随叫随驻”的模式,整合信访、司法、法院、人社等单位资源“打包”进驻,广泛吸纳仲裁机构、律师团队、志愿组织、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,建立“网格便民调”“社区精细调”“乡镇合力调”“部门专业调”“市级多元调”联调新体系,推进矛盾纠纷“只进一扇门”“一站式”化解。高效解纷,减轻群众诉累。大力推进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转,打造百姓家门口的矛盾化解地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“最多跑一地”向“就近跑一地”升级。2024年以来,化解矛盾纠纷428件,化解率97.5%,帮助农民工挽回薪酬10万余元,绥芬河市和阜宁镇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平安边境模范县和模范乡镇。

来源:绥芬河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

撰稿:武晓宇

校对:武晓宇

一审:孙艳

二审:邢念樵

三审:翁兆祥

责任编辑:

相关附件:

相关附件:

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关联稿件

关联稿件